连结民族广场和共和国广场的路叫“伏尔泰大街”。伏尔泰不仅是一代文学巨匠,更是启蒙运动的领袖,他甚至代表了一个时代。伏尔泰生活在18世纪,终身致力于反对专制暴政而孤军奋战。凡走过以熟悉的名字命名的街道,无一例外地因其沾染了文学气息而格外引人垂青。悠然渐行在被架构于文学大背景的路上,虽然昔人已渺,一种从未体验过的感觉使我惊喜之际,仿佛窥见了大师们的足步,由古而今,递嬗接续,构成了法国文学史上的辉煌篇章。 漫游“福楼拜路”、“左拉大街”、“都德大道”“莫泊桑路”,尽管市声喧嚣,我却顿生雅趣。大师们的作品使我浮想联翩,他们彼此相融相洽的交往令人倾慕沉醉。莫泊桑的《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生动描述了以文会友的动人情景。福楼拜拥抱的第一位来客是屠格涅夫。“共同的鉴赏能力与博学多识使他们两人常常是一拍即合”。他们有着非常之多的共同点,因此“两人都不约而同地感到一种与其说是相互理解的愉快,倒不如说是心灵内在的欢乐”。“过了一会儿,都德也来了。他一来就谈起巴黎的事情,讲述着这个贪图享受、寻欢作乐并十分活跃和愉快的巴黎……接着来的是左拉……一进来就歪在一把沙发上,并开始用眼光从大家的脸上寻找谈话的气氛和观察每人的精神状态。”福楼拜和左拉都是莫泊桑的老师。师友、文友相聚甚欢。在文学主张上也英雄所见略同。莫泊桑的《羊脂球》、左拉的《磨坊之役》、都德的《最后的一课》,都以普法战争为题材,热情歌颂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屠格涅夫则对文学和法国文学的沟通交流起到了桥梁作用。 密特朗图书馆周边的十二条马路,也是以名人命名的。有提倡存在主义文学观的萨特,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里亚克……令我大出意外的是,居然还有海明威、托马斯、乔伊斯。他们虽来自异国,但都热爱巴黎,在此完成了一生最好的作品。 走在塞纳河畔的“海明威路”上,追怀他作品中一个个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人物,猛然忆起他的传奇人生。在巴黎从法西斯铁蹄下得到解放的日子,海明威率部坐着坦克车来到处于半瘫痪之中的丽兹,要了73杯马蒂尼酒与士兵碰杯庆祝胜利。正因为海明威与丽兹的这种特殊情感和渊源,50年后,店主将其更名为 “海明威酒吧”。 法国传统视“作家为文化之王”。法国人就是以名人路名这种方式尊崇宣扬法兰西文明,讲述民族的兴衰,并激发人们对法国文化的追寻。外来文人对名人路名的领悟,似乎比对这座城市的导游解说词要来得透彻——没有博大和包容的胸怀,岂能营造出人文荟萃、秀甲天下的法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