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议行业经历了上一个20年的粗放增长期之后,近年来突然遭遇了“药企合规风暴”和“政府公务会议市场崩盘”这两个大事件,在极短的时间之内整个行业面貌得以重塑。同时,之前粗放发展埋下的隐患终于显露出来——比如业内供应商普遍面临利润率偏低,缺乏提供增值服务的能力,甲方垫资条件苛刻,供应商缺乏合规管理手段等,这些问题将MICE线下服务商推入了一个进退维谷的困境。 迷雾下的突围之路 本质上,旅行社、会议公司等MICE服务商的业务立足点有三:信息流的整合、资金流的整合、人的服务。在眼下这个互联网颠覆传统行业的时代,MICE服务商的市场职能也受到了冲击:第一,信息流的整合是互联网最擅长的事,无论是找场地资源还是供应商,互联网的效率要比传统旅行社高至少一个量级;第二,因为合规风暴,大企业开始倾向于对第三方供应商直接采购直接支付,这让旅行社又少了资金流的整合这个立足点;剩下的不可取代的一点,就是基于人的服务。这其实是市场发展倒逼业内企业回归服务业的本质。在这个事实基础之上,MICE公司要想在互联网经济中生存发展,就必须融入线上生态,利用互联网的信息化利器,做好服务本职。 过去的会议市场,旅行社为主的MICE公司实际上充当了中介的角色,利用信息不对称、价格不对称轻松获利。这使得一些公司安于现状、不思创新,逐渐丧失了服务供应商应有的专业服务能力,而成为了资源的二道贩子。如今在互联网新业态的冲击下,每个业者都已经面临着发展方向的抉择,服务商必须摆脱过去的活法儿,回归服务业本质。 传统MICE服务商现在应该做两件事:第一,利用互联网工具来更新自己的资源获取方式,升级自己的活动运营管理能力;第二,如果有条件,将自己的服务和资源线上化,与互联网平台合作,将自己植入到O2O的生态圈。在这样一个全新的市场生态里,会出现很多小而美的公司——他们有自己的一手绝活儿,在市场上有独特的位置,在互联网力量的加持下效率极高。相反,体量很大的传统旅行社如果不及时进化,就会活得越来越艰难。 O2O生态圈:诸神归位 会议市场不可逆转的线上化过程已经开始。与餐饮、打车等服务链条极短的行业不同,“会议活动”这个行业的服务链条长且繁杂,一场会议可能涉及到活动流程管理、供应商竞标、合规审查、场地选择、策划设计、设备租赁、搭建、推广、赞助、报名邀约、签到、服务人员、演讲人、志愿者、翻译、表演、摄像录像、抽奖娱乐、餐饮、WIFI、印刷、活动日程、近场通信、数据采集与分析、大小交通、旅游、礼品、VIP接待、金融信贷等数十个细分服务项,或者说是市场痛点。 互联网经济的本质,是使市场形态扁平化,使服务提供者与服务购买者更直接地对接。在第一波会议O2O浪潮中,会唐、会小二、酒店哥哥、咪啪联盟、淘会场等玩家选择从“场地”切入市场,会鸽、31会议、活动易、活动树、活动行、板凳等玩家从“报名签到”和“流程管理”角度切入市场,中智从“供应商竞标、合规审查”方向切入市场,据传中青旅会展今年也会公布一套前后端流程管理系统。 无论各家从哪个角度切入市场,最终会议市场只容许存在一个会议O2O生态圈,这个生态圈将涵盖上述的绝大部分供应商。上述的这些玩家,在新一轮的战役中,致胜的关键点和目标只有一个——培植自己的生态圈。只有体量足够大、体系足够开放、席卷速度足够快的那一家(或一个派系),才能将自己的资源体系培育成横跨大会议传播行业、纵探各细分服务领域的全市场生态圈。其余的玩家,一部分将退回服务供应商角色,嵌入生态圈;另一部分可能会下沉到各种需求特殊的利基市场占山为王。而对于供应商事情就简单得多——进入会议O2O生态圈是一个必然的发展之路,无论哪家生态圈最终胜出,供应商都是赢家。这张进入生态圈的入场券,就是将自身的服务进行线上化升级。 对于生态链条中不同位置上的企业,未来的核心竞争力也各不相同。互联网企业偏重于提供资源信息、管理工具;线下供应商里,如旅行社、活动公司等下游供应商的核心能力应该是策划、管理、设计会议活动的能力,上游的供应商如DMC最核心的能力是提供最优性价比的专业落地服务;酒店等资源方很可能会打包提供越来越多的半标准化会议服务,他们的核心竞争力将是在标准化和非标准化服务之间找到自己的平衡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