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元搜索网站能够在过去几年中成长并发展起来实为一大幸事。 当然,这并不是说他们以前很幼稚,而是说,他们被行业接受的程度越来越高,并且成为了“旅游生态系统”中非常有价值的一部分。 Skyscanner和Kayak等公司一直坚信,这一刻迟早会到来,不过直到2012年末,Priceline和Expedia分别收购Kayak和投资Trivago之后,人们才真正开始严肃看待元搜索网站。 时间又过去了两年半,除了股东变了之外,这一领域的公司依然保持了核心业务模式,那么这一领域的前景如何呢? Skycanner、TravelSupermarket和HotelsCombined等公司在这一领域耕耘了多年,近日在都柏林举办的Phocuswright欧洲会议上,他们齐聚一堂,并且被问到:假如不得不重新开始,他们会怎么做? 没有哪家公司会承认他们的模式不行,或者承认他们应该重新开始,不过他们有一个共识是酒店业务的利润比机票业务高,因此新创办的元搜索引擎应该关注酒店业务。 TravelSupermarket的执行董事Vic Darvey则表示,机票+酒店(动态打包)的DIY是消费者现在最需要的服务。 “就像是旅游业的GoCompare一样。” 这一想法是元搜索网站在产品方面的自然延伸,但并不是这种模式的变革。 事实上,这个行业的某些领域并不能吸引经营元搜索品牌多年的公司。 今年早些时候在柏林举办的Phocuswright会议上,Kayak的CEO Steve Hafner被问及该公司会不会考虑将目的地旅游和活动增加到其核心服务中。 Hafner称这“不是消费者的需求”,因为元搜索网站的用户通常处在购买流程的早期阶段,而目的地旅游和活动产品通常都是目的地或者出发前不久购买的,一般是在交通和住宿都已经确定好的几周或几个月后。 再回到变革性的想法上来。 有一个主要变化需要考虑,即消费者不再能够从元搜索网站上获得最优惠的交易了。 在都柏林举办的会议上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旅游元搜索网站可能会发现他们已从纯粹的价格对比变成了产品对比,而这两种比较完全不同。 由于OTA领域出现了整合的趋势,价格的差异越来越小。 原本繁多的价格选择变得越来越相近。 为了生存和发展,旅游元搜索引擎不得不考虑如何在产品上突出差异化,使价格成为影响消费者的第二大因素。 没错,多数元搜索引擎都有这些筛选条件,不过核心产品的价格仍然是搜索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然而,由于机票和酒店领域的产品被无限拆分,变成辅助服务和升级服务,也许未来将这些产品当作筛选条件会成为趋势。 这一机制在旅游供应商网站上的预订流程中已经越来越普遍,元搜索网站又为何不可呢? Hafner在柏林时指出他“不希望成为一个小规模的元搜索网站”,现在看来他可能是对的。 不过这一说法没有将消费者希望进行比较的变化考虑进去。也有人表示元搜索网站有机会实践完全不一样的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