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旅在机场免税领域攻城略地之后,又想重新做起市内免税店的生意。近期中国国旅子公司中免集团发布消息称旗下青岛、厦门市内免税店双店齐开,专门为境外游客提供购物服务。这不是中国国旅第一次开市内免税店,近十年来,中国国旅曾在国内先后注册及运营了上海、大连等传统市内免税店,但都以失败告终。专家指出,中免集团想要在国内借鉴国际免税巨头的市内免税店模式,还要跨过政策环境、中国免税产品品牌影响力、免税店运营策略等“大山”。 青岛、厦门市内免税店落地,尚未正式营业 中国免税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免集团”)近期在官方网站发布消息称,五一小长假期间,中免集团旗下青岛市内免税店、厦门市内免税店双店齐开,作为口岸出境免税店的延伸,两家市内免税店的开业将为境外游客提供购物体验。市内免税店和消费者熟知的机场免税店不同,分为回国人员市内免税店和市内离境免税店,后者即为中免集团今年新开设免税店的类型。目前,中免拥有北京、上海、青岛、大连和厦门五个市内免税牌照,主要为境外游客服务。 根据中免集团官网,青岛市内店位于青岛市市北区CBD核心区卓越大融城购物中心一层,首期开业面积355平米;厦门市内店位于厦门市思明南路中华城购物中心南区一层,初期营业面积331平米。两店经营涵盖香水、化妆品、太阳镜、手表、箱包等免税商品品类,引进包括雅诗兰黛、兰蔻、资生堂等国际品牌。同时,两家市内店均采用“店内买单,口岸提货”的模式,在口岸隔离区内设立专门提货点。 根据新京报记者了解,目前两家市内免税店还未正式对外营业。厦门市内免税店工作人员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厦门市内店目前预计5月20日对外营业,只面向外籍境外消费者;价格尚未最后确定,产品方面目前只有国际品牌的护肤系列,彩妆产品尚未上线,也没有国内品牌。中免集团官方客服则对新京报记者表示,目前青岛开业的免税店只有青岛邮轮母港免税店和青岛流亭机场免税店,还未收到青岛市内免税店的相关营业信息。 除了青岛、厦门,上海近期也传出今年将设立市内免税店的消息。在5月9日举行的“商务部推进消费升级工作现场会”上,有内部人士称上海市内免税店基本已经确定选址陆家嘴,预计年内开业,同样也是服务于境外人士,提供免税店购物、机场离境退税时提货的服务。今年1月,还有消息称北京市今年也要积极推进首家市内免税店在朝阳区落地。 经营不佳,此前上海、大连市内店相继注销 按照中免集团的说法,青岛、厦门两家市内店的营业将开启国内传统市内免税店恢复运营的序幕。之所以说是恢复运营,是因为此前中免集团曾先后在北京、上海、大连开设过市内免税店公司,分别为北京中免市内免税店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北京市内店“)、上海市内免税店有限公司(简称“上海市内店”)和大连市内免税店有限公司(简称“大连市内店”),经营业绩不佳之下,上海市内店和大连市内店先后注销。 中国国旅年报显示, 2010年-2013年间,中免集团控股孙公司上海市内店、大连市内店的少数股东权益呈现连续的亏损状态。随后在2016年,上海市内店清算注销,不再纳入合并范围;2017年,大连市内免税店注销,一直保持在业的北京市内店也并未实际运营。 市内店运营不善,除了当时还未能实现市内购物、机场提货,致使消费不够便捷的原因,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王兴斌还告诉新京报记者,市内免税店不仅没有在入境游游客中造成影响,免税店选址上也不是外国人聚集的地点,而中免集团对这些问题也没有形成好的经营策略,也是室内店发展遇阻的另一因素。 对标国际巨头,市内免税店份额落后 不同于以往的失利注销,今年中免集团表现出要重新发力市内免税店的信心。中免集团称,未来将加大市内免税渠道的拓展力度,在青岛和厦门恢复设立市内店的基础上,下一步在香港、澳门、北京、上海等地加快市内店布局。据了解,中免集团计划未来几年要进入世界前五的免税企业,跻身国际免税巨头,而市内免税店便成为其必须占领的高地。 根据全球免税行业媒体MoodieDavitt数据显示,2017年中免集团收购日上中国后排名第八。但是,中国国旅旗下虽然包括机场免税店、机上免税店、离岛免税店、边境免税店等多种类型,并占据了国内免税市场八成以上份额,但其实业绩高度依赖机场免税店。 中国国旅2018年年报显示,仅上海机场免税店和首都机场免税店的营收就占据了中国国旅免税业务营收的5成以上,另外离岛免税店也贡献了一部分营收。 由于此前经营失利,中国国旅在市内免税店领域发展落后于亚太市场其他免税巨头。王兴斌表示,不少国际巨头的免税业务都集中在市内免税店,市内免税店虽然客流优势不及机场,但租金相对较低,同时旅客采购时间更为宽松,选购更加充分,在市内设立免税店将是潮流和趋势。 以2017年排名世界第二的韩国本土免税龙头乐天免税为例,机场免税业务占比仅20%左右。77%为市内免税店共享,并且韩国本国人在市内离境免税店的消费也超过其在机场免税店的消费。不过王兴斌也指出,目前入境自由行在取代跟团游,市内免税店的客源基础有限,中国也没有有特色的免税品品牌。中免在目前想要做好市内免税店,要培育出好的国产免税商品品牌,逐渐集中经营,产生集聚效应和影响力。 欲依赖市内店政策放宽带来新增长空间 亚太市场中,中国旅客以其客流量大、客单价高成为免税行业最重要的客源市场。中国居民也是全球奢侈品最大的消费群体,免税店更是比较偏爱的购买渠道。但国内的免税市场规模有限,2017年仅是韩国免税市场的三分之一,而这和免税消费外流以及市内店免税政策有关。在2019年的战略方向中,中国国旅就明确提出要推动市内店国人购物政策与市内店筹备工作,吸引消费回流,积极抢占国内免税业未来战略市场。 中国国旅的2018年年报也释放出了同样的信号,年报显示,中国国旅2018年重新投资设立了上海中免市内免税店有限公司,并纳入报表合并范围。 有专家指出,中免集团开始重新布局市内免税店其实和近两年引导消费回流的趋势有关。2018年12月,海南离岛免税政策实施了第五次调整,将年度免税购物限额从1.6万元增至3万元,吸引国人境外消费回流。“十三五”规划里也明确指出要“不断增强消费拉动经济的基础作用”、“积极引导海外消费回流”、“ 以重要旅游目的地城市为依托,优化免税店布局,培育发展国际消费中心。” 目前,市内免税店还只面向境外游客,但近期业内也传出市内免税店正在争取放开政策、也向出境的境内人士开放。解放日报近期有报道称,上海正在向国务院有关部门积极争取,境内人士出境前也可以在这一市内免税店购物,到出境口岸提货。 国信证券分析师曾光指出,市内免税店更依赖于政策的配合,现有市内店政策下规模预计相对有限,未来若离境市内免税店政策放宽,伴随免税额度支撑,有望带来中国国旅新的成长新空间。 *本文来源:新京报,作者:王胜男,原标题:《中国国旅新开两家市内免税店,重操旧业的时机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