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于普通出境游产品5%至10%左右的毛利率,海外游学产品动辄10%以上,甚至是高达50%的毛利率,让不少觊觎这个巨大红利市场的潜在入局者,摩肩擦掌跃跃欲试。尤其是海外游学的行业门槛相对低,又缺乏相应的标准,使得不少机构都竞相涌入这个行业。 另外,去年12月教育部等11部门出台了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要求各地要把研学旅行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研学旅行的健康快速发展。今年5月1日,国家旅游局出台的《研学旅行管理规范》也开始实施。要将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计划当中,并健全经费筹措机制、组织管理、安全责任体系。都为游学产业营造了良好的外在发展环境。 除此之外,海外游学市场之所以能够吸引众多机构竞相布局,还在于其可期的发展空间。据驴妈妈旅游网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驴妈妈平台预订游学游的人次是去年同期的2.8倍,澳大利亚、美国、英国、新西兰、日本成为最受欢迎的五大游学目的地。在“中澳旅游年”的举办、直飞航班的增加等利好刺激下,今年暑期中国赴澳大利亚游学人次大大提升,较去年同期上涨3倍,成为今年最火的游学游目的地。此外,新西兰五年往返签证的实施,也带动了国人赴新旅游的热情,今年暑期赴新游学人次较去年同期上涨2.2倍,同比大增。 无独有偶,艾瑞咨询的数据还显示,目前游学行业的渗透率仅为5.5%,与游学行业较为成熟国家比,我国游学产业的渗透率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2016年我国游学人数约为325万人次,其中国内和国际游学人数分别约为260万人次和65万人次。2016年我国游学行业的市场规模约315亿元,其中国际游学和国内游学的市场规模分别约为195亿元和120亿元。预计2020年,我国游学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200亿元,未来四年复合年均增长率约为40%。预计2020年,游学市场将达到千亿规模。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尽管海外游学随着暑期的到来不断呈火爆趋势,但是其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前不久,一篇题为《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的文章就刷爆了朋友圈——一位在企业当高管的妈妈,月薪三万出头,女儿在广州某外语学院附属名校读五年级,家里大头支出由老公搞定,最近却连新衣服都快不敢出手了,就是因为孩子要放暑假了!尤其是其中“女儿去一趟美国游学10天2万元”,更是引发了热衷“游学”的中产父母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特别是产品价格虚高、“游”多“学”少等问题,更是成为争论的焦点。事实上,海外游学产品的价格要普遍高于相应的出境游产品。据新华社报道,同样是两周左右的美国东海岸旅游产品,价格普遍都在1万元到2万元左右,但是行程类似的游学产品价格则普遍都在3万元以上,一款名为“美国八大名校状元夏令营”的14天海外游学产品价格则更是高达近5万元。 另外,游学的行程安排也是家长们极为关注的,但是高价低质、“游”多“学”少等问题依然比较突出。例如,北京一所知名小学组织学生到美国的游学,其行程中竟包含了“赌城”拉斯维加斯。 再者,据北京商报报道,某大三学生在2016年暑期与8位同学一起在美国圣路易斯大学游学期间,当时旅游乘坐的车辆,被同行的机械学专业男生看出,是由七座车改装而成的“小型巴士”,车内安全带与座位分离,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 除此之外,有些游学产品过度利用国外的免费公共资源,比如图书馆、博物馆等,再经过一些列的包装和广告宣传,摇身一变就成了高价的游学产品。另外,还有冒用国外名校的名义,进行招生的游学项目也屡屡出现。而这种现象的存在,无疑就严重拉低了游学产品的口碑,也严重损害了购买游学产品的消费者的利益。 事实上,海外游学市场之所以会出现诸多乱象,这与游学市场中的承办主体不甚确定也有很大关系。观察市场上的游学产品不难发现,目前组织游学活动的有正规教育培训机构、学校组织的夏令营活动、以学校为载体由中介机构组织承办夏令营活动、依托中外学校的友好关系进行的互访活动以及旅行社组织的游学活动等。 一个不可否认的现状是,对于培训机构设立的游学项目,目前还尚处于“民不举官不究”的境地。尤其是法律方面上的规定尚不完善,也给一些培训机构跟有出境资质的旅行社提供了合作的机会。而在利益的驱动下,部分机构就做出了不恰当的竞争行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增加了游学市场乱象行为的发生。 需要指出的是,助长游学市场乱象发生的原因,也并不止于此。除此之外,还有层层代理导致的信息不够透明,尤其是在三四线的中小城市,由于游学产业的市场化并不成熟,价格虚高等现象则更为严重。另外,缺乏明确的监管,也助长了乱象的发生。而诸多问题的存在,没能及时有效的解决,都使得海外游学产品成为众矢之的。 驴妈妈旅游网出境游负责人表示,目前市场上的游学产品品类繁多、良莠不齐,家长在给孩子预订产品时,一定要详细了解整个线路的类型、日程安排、人员配备、教学安排等因素,选择真正适合孩子的游学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