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2日,携程旅行APP7.0版本发布会在上海举行。值得关注的是“携程美食林”正式亮相,梁建章罕见地为新推出的美食点评服务站台。 从名称到推出的时间点,携程美食林不能不让人想起大名鼎鼎的“米其林指南”。 米其林在中国的“班门弄斧” 《米其林指南》诞生于1900年巴黎万国博览会期间。福特老爷子的汽车生产流水线1913年才问世,米其林兄弟居然在世人不知汽车为何物时看到“这东西“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前景,预见到越来越多的人会“生活在轮子上”。他们要把米其林轮胎的服务网点开遍世界,还要为自驾旅客提供地图、加油站、旅馆、美食等方方面面的指南。 《米其林指南》最核心的部分是对优质餐厅的评价。历经百年,逐渐形成包含3个星级的评价体系: 一星:优质美食,不妨停车一试;二星:出色烹饪,不妨绕道前往(但花费不低);三星:巅峰厨艺,值得专程前往(一生去不了几次,但一定要去几次)。 为了维护评鉴的中立与公正,米其林评鉴员乔装顾客进行暗访,以便了解店家真实的服务水平。 《米其林指南》的拓展异常谨慎,用了100年,全世界悬挂“米其林星级”的餐厅只有2000多家,其中“三星”只有100多家。 2005年,105岁的米其林才登陆美国,纽约、旧金山、芝加哥版陆续面世;2007年,米其林在亚洲的第一步踏在日本,随后又进入香港、澳门。 2016年,116岁的米其林终于来到“舌尖上的中国”。在9月21日发布的《米其林红色指南上海2017》中,26家中外餐厅“摘星”(三星1家、二星7家,一星18家)。 出人意料的是,米其林来到上海收获和质疑多于喝彩。 所有的吐槽可以归纳为两类: 一是口味。也许因为派出评鉴员大多来自港澳,“米其林上海指南”中粤菜比例偏高,上海本地特色餐厅没有获得应有地位; 二是价位过高,不接地气。例如“大董”环贸、越洋两家店摘得一星。但“大董”的价格你懂的,抱着“停车一试”的心态去用餐,会被账单吓到的。#王健林除外:不贵,才5亿!# 有百年历史的米其林来到有千年饮食文化传统的中国,似乎有些班门弄斧了。 但凭米其林的声誉,不应怀疑其出发点是公正的。再说《指南》是给“老外”看的,原本就难入本地人法眼,何况是挑剔的上海人。 是什么“刺激”了梁建章?
携程发布“美食林”在“米其林”入沪三个月之后。据说这个项目已经搞了很久,在携程内部被称为“食美食”,看起对标的就是米其林。 在正式发布时变更为“美食林”,或许因为读起来与“米其林”相似度更高。 《米其林上海指南》的发布加速了“美食林”的出笼。若非米其林高调入沪,梁建章也不大可能为旗下这款成熟的产品站台。 作为地道的上海人,梁建章想的可能是:到了我码头,你北都找不到,还要指南! 由于历史的原因,米其林实质上是为欧美人提供的美食指南,与中国人的口味偏差很大。这给了梁建章与米奇林对垒的底气。作为中国公司,携程无疑更了解“华人口味”及饮食偏好,比如喜吃热食,对生冷耐受力差等等。梁建章表示:“携程有这个实力,不想靠美食林赚钱,只希望每位旅客吃得好。” 除了米其林,加速携程美食林诞生的还有美团。 虎嗅2016年12月12日文提到“侧翼”这个概念(如社交是阿里的侧翼、电商是腾讯的侧翼)。侧翼往往对应着某家公司的“弱项”。 对携程与美团来讲,前者的侧翼是美食,后者的侧翼是酒店预定。旅客出行,最大的花销是行和住,食与购紧随其后。 美团从“食”出发,意图蚕食“行”,等于是在包抄携程的侧翼。携程从“住”起家,如今在“食”上发力,是对美团的反包抄。 美食林虽然不打算直接赚钱,却可与已经进驻的百度糯米产生协同效应。至少在国内,入选携程美食林的餐厅多半会成为糯米的合作伙伴。 有意思的是,“美食林”网上招聘广告中的一些职位是“美团专享”的,意即专挖美团员工! 虎嗅12月12号文还提到一个观念:海外是所有中国公司的侧翼。美团在海外的能力弱于国内,携程美食林将有半数在上的餐厅位于海外…… 意在沛公? 上线餐厅点有些出人意料,做了17年酒店预订的携程,上也要上酒店点评呀。 2012——2015年,携程酒店预订间夜数分别为2800万、4100万、6700万和9400万。如今,去哪儿、艺龙的订户数据也到了携程手里。 仅2015年携程系就获得约2亿间夜的酒店预定数据。还有数量庞大不知多少倍的用户行为数据,如页面停留时间、浏览/收藏了哪些酒店及发表的评论等。(财报仅露同比增长率,间夜数为推算) 旁观者可以想到,梁建章亦当早已想到,为什么携程不做酒店评级而去做美食? 首先,米其林与餐厅没有业务往来,而酒店是携程的供应商。 其次,米其林指南已经树立良好公众形象,即便被吐槽(如上海版)也没有人质疑“收了黑钱”。 五星制酒店星级评定体系实施多年,影响力根深蒂固,携程如果另起炉灶搞评级将影响旅客流向、改变利益格局,“失意者”的怨言会让公众对携程产生质疑,搞不好还会出现酒店“联合抵制”。 尽管与入驻商户有“鱼水关系”,但互联网平台的评级/推荐却非做不可,不能为了避嫌就不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淘宝早已建立了卖家评价体系,Apple Store则有多个榜单和推荐。 其实,携程APP里早已有对酒店的评价,稍热门些的酒店有数千条点评。还从卫生、环境、服务、设施四个方便给酒店打分。 有了多年的积累和庞大的数据,携程如能打造有影响力的酒店、餐厅评价体系,将在OTA生态中取得更大影响力,为用户提供更好服务。当然也意味着更好的经济效益。 “美食林”有可能是酒店评级服务的先导,以餐饮点评积累经验、树立口碑,待条件成熟再拿出携程的评级。#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但是,如果现在就问携程高管,得到的答案也许是:携程现在无意涉足酒店评价。 借鉴米其林,拿出2C的酒店评级 何为五星酒店?除了价格,普通人难以说清“五星”与“四星”差别在那里。 而且,五星酒店标准与顾客体验多有脱节。比如必须提供三种语言的服务、必须设有商场、必须有背景音乐系统、室内满铺高级地毯或优质木地板、商务楼层客房内要有传真机……林林总总不下百条。满足不了这些,酒店再舒适惬意也不能被评为“五星”。 “五星级标准”对酒店设备、规模、服务、管理的硬性规定,是在告诉从业者,符合什么样的标准才能算是一间五星酒店。它与医生、律师、会计师执业资格一样,属于行业内认证,属于2B的范畴。 普通人知道注册会计师牛却说不清牛在什么地方。 而像米其林指南却是从食客体验出发给出言简意赅的建议,如“值得停车一试”、“值得绕道前往”,是2C的。食客不需要知道厨房面积、有没有冷库、洗碗间位置是否合理等事项,那些是餐饮业内部管理标准。 假如携程或其它中国公司推出“米其林式”的酒店评级,不妨也简简单单地分为一星、二星和三星: 一星,干净、卫生、交通方便、基本服务俱全(Wifi、早餐等)。能够经济实惠地解决差旅住宿,最好有一两项值得旅客回味的特色(比如独特的装修风格)。 二星,适度彰显尊贵。让坐头等舱出行的高管享受与身份相称的住宿服务,假如用于接待则表现了对贵客的充分尊重。 三星,住店本身成为出行的重要目标之一。如迪拜帆船酒店、拉斯维加斯四季酒店或者新加坡滨海湾金沙酒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