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车应用Uber可谓是新兴创业公司中的巨头,其市值据媒体报道称已突破500亿美元,彰显出美国高科技行业的高产量以及其不断扩张的野心。 然而,Uber公司雄心勃勃的全球扩张计划却在中国频频遇冷,中国政府所奉行的地方保护主义政策以及资金雄厚的竞争对手恐将其变为行业内的“边缘玩家”。 Uber在中国的首要竞争对手无疑是滴滴快的,后者在上周进行了一轮高达30亿美元的融资之后,总市值已达120亿美元。滴滴快的的幕后推手包括腾讯、阿里巴巴等公司,在租车市场所占的份额大约在60%-80%之间浮动。目前,滴滴快的在中国专车领域占据着无可争议的霸主地位。 滴滴快的拥有着强大的后盾,其幕后力量中还包括了作为中国国家主权财富基金的中投公司(CIC)。“滴滴快的显然得到了来自本土市场的更为妥善的保护,”CrossPacific资本合伙管理人格雷格·塔尔(Greg Tarr)说,“得到当地政府的投资支持对于在中国做生意而言是极为必要的。” Uber在中国市场面临着主要竞争对手滴滴快的的巨大挑战。图片来源:网络 “‘你可以赢,但你不能赢。’这是我一直想要告诉那些来到中国的“淘金者们”的。Uber在政治上足够精明而富有野心,我非常尊重他们目前在中国的发展计划,”塔尔说,“然而当你坐拥强大的技术以及很棒的商业模式,而只是有点摸不清当地企业经营的“潜规则”的时候,即便是来自美国西海岸的野心也只能使你走到这么远了。” “我认为现在有一种说法是,Uber成功进军了澳大利亚、新加坡和香港,一切看来都行得通,在中国的扩张也将毫无问题,”塔尔进一步解释道,“然而在立足于本土国情的层面上,中国就是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国家,地方保护主义和(Uber)缺少本土投资是很大的问题。” 塔尔表示,地方保护主义主要体现为两种形式:一是在执法层面对竞争者予以偏向,二是切断你所必需的进一步扩张商业版图的渠道(Uber和滴滴快的都曾因涉嫌“无证经营”而于今年春天成为中国政府的制裁对象)。 然而,受到国家主权财富基金-中投公司(CIC)注资的滴滴快的很快在费用支出上找寻到了与Uber竞争的优势。塔尔认为,得到政府的投资能够帮助一间公司更好地完善法规,发现管理中的漏洞,更能使公司得以同一些关键人物或企业迅速搭上桥。这些资源对于一间公司未来的发展是极为关键的,失去这样的渠道将严重阻碍企业的扩张。 纪源资本管理合伙人符绩勋表示,为抢占市场份额,如今租车业内的竞争已经进入到了紧要关头,因为在中国的经济领域里,通常是谁能拔得头筹,谁就能够成为大幅领先的行业主导者。 “我不认为中国会出现一间公司占据着行业内100%的市场份额,但总体而言,能称之为‘行业龙头’的企业通常会占有80%左右的市场份额。”符绩勋说。 目前,对Uber在中国租车市场所占份额的估值一直存在着很大异议。根据北京易观国际研究公司第一季度的数据报告,在2014年底,滴滴快的占据中国租车市场份额的78.3%,而Uber只占10.9%。另一份来自上海市场研究公司RedTech Advisors的研究报告则显示,滴滴快的大概占据着60%左右的市场份额。Uber公司的CEO特拉维斯·卡兰尼克(Travis Kalanick)曾在一封投资信中表示,他相信公司已经拿下了中国市场近一半的市场份额。 Uber声称,其公司用户数已由1月份的20万增长至6月时的月平均用户460万。“全球十个Uber用户数最高的城市中有五个都位于中国。”公司的一位发言人表示(Uber的发言人拒绝透露公司在中国租车行业的市场占有率,声称市场份额在持续波动中,很难得出一个具体的数字)。 和Uber一样,滴滴快的也同样在思考着租车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他们期待着未来能够发展无人驾驶业务,并从大数据的发展中获利。”符绩勋说。此外,腾讯还联手阿里,悄悄对Uber的竞争对手——另一家美国出行应用Lyft——予以注资。 然而同时,Uber也从中国搜索引擎巨头百度那里得到了一笔价值不菲的战略投资,并已将百度地图及其他相关服务整合到了其应用程序中。此外,公司还出台多元化措施,在中国启动了“人民优步”计划,倡导绿色共乘。这种对于车主而言“零收益”的租车服务对搭乘者而言是个福音,搭乘者仅需分担相应的出行成本即可享受服务。Uber目前在中国的服务范围覆盖15个城市。 根据路透社报道,Uber在中国有望得到10亿美元的风险投资,这表明尽管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公司将会继续在中国市场展开扩张攻势。 然而,Uber在中国市场上扩张到什么程度才合理呢?塔尔表示:“我的直觉告诉我,Uber要一直发展到占据中国租车业市场份额的五成,才会达到令CEO卡兰尼克满意的程度,才能令他持续地加大在中国的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