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携程兴起的那个时代,是国内旅游业去中介化的开端。 其实,一开始携程的商品也不是直接找航空公司或者酒店,而是向旅行社要产品,然后放到网上来,直到收购现代运通后,才开始有了去中介化的形象。那个时候,OTA 扬言要做线下旅行社的掘墓人,但是旅行社到今天都还存在,因为他们胜在有服务。不过,携程,去哪儿等凭借机票和酒店的刚需,成为了线上旅游的最大流量入口。 值得一提的是,一张机票在过去还能挣 500 块钱,到现在一张挣 50 就不错了,所以现在的机票业务已经沦为了 OTA 的流量入口。酒店这块还是挣钱的,不过在美团这种本地生活网站进来后,可能未来酒店也不挣钱了。 但是,在周边游这个市场,携程和去哪儿在流量入口上将不再具备优势,因为飞机和酒店并不是周边游用户首要考虑的因素,但这些网站仍是以这两个业务作为核心框架。同时,周末游是区域性的,对于当地生活的人来说,比如北京,用户会选择去郊区某个地方,而不是故宫这样的景点,但携程,同程等全网型的,无论从产品体系还是营销模式,都不适合面向用户。(这大概也是为什么携程要将携程周末独立出来。) 所以这个时候,你就发现,像美团这样的本地生活网站更有优势了。数据佐证,某景区一年收入两个亿,年接待人数达数百万人次,但这个景区的门票通过线上 OTA 的销售率仅占个位数,加起来都没有某团购网站多。但美团这样的网站也有它的弊端,因为它没有站在旅游消费者的行为去审视,用户要去哪里,怎么去,要买点什么(纪念品)回来,投诉怎么办。团购网站是没有旅游的设计逻辑的,它们更像一个旅游产品的自由市场。 而现在,新一轮的去中介化开始了,这种去中介化更多地体现在社群化,(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和供应链变革,比如现在有"直销"概念的旅游平台出现,还有Airbnb这样革命性地挖掘用户需求,改变了原有的供应体系,创造性地促成交易的(共享经济)平台。 那么在当下,周边游的入口会在哪儿呢? 1、社群是周边游的入口 社群能够有目标有针对性地组织活动,而在国内周边游的消费群体中,70%是家庭用户。家庭用户(亲子)社群属性很强,他们有共同关注的东西,用户粘性相对来说较高。现在的微信里面就有很多社群,特别是亲子,商家可以在里面做广告,做活动来激活他们。 2、精准覆盖本地用户的媒体是入口 一个北京的用户,鲜少跑去上海周边玩儿,而且数据表明,周边游 55%的用户,距离半径不超过 300 公里。而且景区这个大概念下,温泉,滑雪等娱乐性质比较高的项目线上渗透率还好,普通景区的票务的线上转化率是特别低的,其中 90%的景区都是区域营销产品。 3、覆盖更多周边资源的交易平台是入口 4、能满足用户情感和文化需求的社会化平台是入口 在当下,满足"食住行游购娱"只是基础,但还停留在这六要素上的产品就应该被淘汰了。特别是细分领域的产品,更要在这六要素之上(产生附加值),那就是包含情感和文化这两个元素 。目前国内尚没有看到真正有文化味的社会化交易平台,但在张建国眼中,这样的平台也应该是像 Airbnb 那样的(有情感和文化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