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特别指出鼓励发行实名制国民旅游卡。而这也是政府在国家层面对“旅游卡”消费模式给予肯定和鼓励。业内分析认为,市场上已经存在多种形式的旅游卡,这些旅游卡能够有效刺激游客消费,进而拉动整体旅游消费。但是旅游卡的运营应该倡导“企业主导、政府指导”模式,让国民旅游卡落地并发挥实效。 火爆市场是基础 《意见》指出,要鼓励“互联网+旅游”,加强与互联网公司、金融企业合作,发行实名制国民旅游卡,落实法定优惠政策,实行特惠商户折扣。 事实上,火爆的旅游市场成为政府鼓励国民旅游卡的基础。相关数据显示,仅在出境游领域,去年内地公民出境总量突破1亿人次,出境旅游花费约1400亿美元,同比增长18%。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教授王衍用表示,国民旅游卡的推行顺应了旅游消费高速增长的大背景,同时也是落实国民旅游休闲计划的配套服务措施。易观国际分析师朱正煜则认为,“互联网+”为国民旅游卡的推广提供了基础。随着国内互联网支付体系的建立以及政策对建立公民个人信用系统的支持,推行国民旅游卡已经具备了较为成熟的市场环境。“国民旅游卡应该承担旅游消费记录和支付的双重功能。同时国民旅游卡作为一个信息化的服务平台,能够提高用户的消费体验,并打破地区之间的旅游消费壁垒。而且通过发行国民旅游卡还能对公民的消费记录进行监督和保护,有利于规范目前的旅游消费市场。” 三类旅游卡并存 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在《意见》出台之前,旅游市场已经存在三类不同形式的旅游卡。其中,最常见的是旅行社通过整合旗下资源推出的折扣型旅游卡。例如,众信旅游就在今年推出价格为7999元的“23合1超级畅游卡”,游客可以在众信旅游提供的四种价位、23条出境旅游线路中任选一条,超出价格部分补齐差价即可。如果消费者未能选择在指定旅游线路中的心仪产品,此卡还可以转为众信旅游储值卡使用。 也有企业瞄准了区域旅游资源的整合,推出旅游卡产品,京津冀旅游一卡通就是典型代表。作为一款借记卡,京津冀旅游一卡通具有中国建设银行“龙卡通”借记卡存取现金、转账结算、购物消费等所有的金融功能。而旅游景区免票或优惠功能、休闲消费刷卡优惠功能是两大特色。持卡用户可在京津冀三地加盟景区刷卡验证,即可享受门票减免或优惠待遇。 此外,各地政府也曾主导推出了本地区的旅游卡。广东就在2009年4月28日尝试发行了全国首张国民旅游休闲卡。随后杭州通·旅游消费卡、多彩贵州旅游卡等也相继推出。这些由政府主导发行的旅游卡除满足吃住行游住娱等旅游需求外,还具备了日常生活服务功能,如水电费缴纳等。 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7月,国家旅游局曾与中国银联共同推出“中国旅游卡”。该卡通过整合全国及境外旅游消费资源,为持卡人提供景区购票折扣、网上和电话预订优惠以及酒店、保险、购物等各类专属优惠和服务。 企业应是主角 对于此番《意见》鼓励推行的实名制国民旅游卡,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应该鼓励多种多样旅游卡的出现,在经历充分竞争后,让消费者选择到底哪种旅游卡适合市场。不过参考其他行业现有的消费卡发展模式和情况,国民旅游卡的运营应该建立“企业主导,政府引导”模式。有业内人士表示,“政府曾主导过不少行业消费卡的发行、运营工作,但实践证明效果不佳,还是应该发挥企业的市场能动性,政府从主导变为引导,从而让企业盈利、游客受益、政府满意”。 朱正煜也认为,国民旅游卡需要更多的社会资源参与,政府应该从政策角度出发,提供一个宽松的宣传环境、统筹各方面的资源,帮助企业实现这一项目的落地。对于政府应该发挥的引导作用,北京交通大学旅游系主任张辉认为,政府应该从消费角度进行引导,对于自驾房车营地等服务主体给予一定的折扣补贴,以刺激这些新兴旅游休闲模式与国民旅游卡的结合。 北京旅游协会副秘书长刘思敏则强调,国民旅游卡尤其要充分借力互联网的技术优势、渠道优势,并利用“互联网+旅游”的跨界融合平台,为游客及企业提供便利化服务。 针对国民旅游卡在推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王衍用提出,国民旅游卡的市场前景很广阔,但具体的推广情况很难预测。“单纯的旅游消费卡由于一年消费不了几次,很容易沦为鸡肋,因此旅游消费卡应该具有更多功能,吸引消费者持续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