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导演的G20晚会,不出预料地毁誉参半。9年前,本人发表过一篇有关张艺谋的评论,对照他的当下,竟然还有现实意义!不知道是他的悲哀,还是我的悲哀!——刘思敏 近日,英国最权威的电影杂志《TotalFilm》评选出”电影史上100位伟大导演”,希区柯克荣登榜首,第2位是马丁o斯科赛斯,第3位是史蒂芬o斯皮尔伯格。华人导演李安、吴宇森、王家卫分别排在第41位、第85位和第94位。 而被视为中国头牌大导演的张艺谋,出人意料地名落孙山,让不少中国民众大跌眼镜、愤愤不平。曾经十分推崇张艺谋电影的笔者,在此却甘愿冒天下之大不韪,斗胆妄言–这对需要在”兵马俑模式”的穷途末路上悬崖勒马的张艺谋来说,可能不啻为一个有意义的警示。 “兵马俑”与”维纳斯” “兵马俑”,古代陪葬用的偶人,一般为木制或陶制。秦始皇陵以巨大的规模、丰富的陪葬物雄踞历代帝王陵之首。秦始皇陵的三处从葬兵马俑坑,面积共达2万平方米以上。埋藏了两千多年的地下军阵,出土陶俑8000件、战车百乘以及数万件实物兵器,排列成阵,气势壮观。 “维纳斯”,古希腊神话里美丽绝伦的爱与美之神。那半裸的丰腴躯体,美妙的姿态和披巾也遮掩不住的动人曲线,以柔静的方式强烈凸显着充满热力的美和节奏。这件诞生在”人类文化童年阶段”的雕塑作品,与”掷铁饼者”等一起,成为人类艺术的巅峰之作,具有文物和艺术的双重顶尖价值,为世人所景仰。 我们当然承认气势壮观也是一种美,如果站在秦兵马俑博物馆里,我们肯定会被眼前威武雄壮、气势浩荡的阵势所震撼。然而,毋庸讳言,与维纳斯女神像相比,年代略微久远一点的秦始皇兵马俑,缺少的是灵动的气质、无限的生命张力和对人性的关注与赞美。 “兵马俑模式”的滥觞 不知是由兵马俑想到了张艺谋,还是由张艺谋想到了兵马俑,我们应该可以这样说,这位长相酷似秦俑、从《古今大战秦俑情》前后起步、如今影响力已经大大超越电影疆域的电影导演,摆弄出的布阵的确令人眼花缭乱。透过高超的商业运作的迷雾,笔者终于惊异地发现–抛弃了蕴含在《红高粱》、《老井》、《秋菊打官司》、《菊豆》等早期作品中真挚强烈的艺术追求之后,张艺谋以他的摄影之长和足智多谋,一遍遍地成功复制、演绎着他独创的”兵马俑模式”大片–迅速变换的宏伟场景,一望无际的庞大阵式,排山倒海的人潮翻滚–魔术当然是好看的,但是这种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只不过是人为的费力堆砌,只是为了壮观而制造规模。一转身的功夫,我们未被触动的心灵什么也记不起来了。就连人物,也失去了积淀性情的能力,变得如此的夸张和粗糙,如同秦始皇陵的兵马俑,没有人性的力量。 从《英雄》到《十面埋伏》,不管是飘逸的形式还是畅快的风格,也撇开电影宣传的铺张造势和提升票房的过硬功夫不说,大而无当的场面,绚色涂抹的怪景,迅雷般的镜头转换和空洞做作的华美,可谓给《满城尽带黄金甲》作了准确的铺垫和预告。 张艺谋”兵马俑模式”的”登峰造极之作”–《满城尽带黄金甲》,就这样招摇着飞黄腾达了。各种道具(包括不具生命意义的士兵)以不同数量的规模、不可控制的扩张而疯狂地炫耀:铺天盖地的刺眼菊花、奢糜华丽的金色宫殿、满城浮动的金黄盔甲、漂流成河的污血、泛滥成灾的”惊涛骇浪”,将每个大而空的场景填塞得几近膨裂。当制造视觉冲击力的成本达到3.6亿的耗资级别,满满一城的盔甲像蝗虫一样无所节制地晃动时,这个庞大的阵列就在壮烈中无情地掠杀了具体的人、深刻的人性和艺术遐想。 我们的眼球应接不暇,而我们的心灵无人问津。 最终,《满城尽带黄金甲》难免重蹈《英雄》、《十面埋伏》的覆辙,令张艺谋再次梦断”奥斯卡”。这似乎告诉张艺谋一个道理–无论是号称商业电影大师的斯皮尔伯格,还是法国的吕克o贝松,还是……他们绝没有扔掉对艺术价值的追求、对人性的终极关怀和使人类思想得以升华的责任。 “兵马俑模式”的旅游商业化 当《满城尽带黄金甲》还在制作之中,张艺谋就从百忙中抽身而出,投向《印象o丽江》的怀抱。早前《印象o刘三姐》的成功,让张艺谋对开创”印象”系列信心百倍。于是,带给人们视觉盛宴的电影版”兵马俑模式”,以”印象”为连锁商标,终于在旅游演出市场开出”系列”奇葩。印象,客观事物在人的头脑里留下的迹象。可以说,只要是给人眼球中留下一个浓重的印象,在”眼球经济”时代,”兵马俑模式”便是”发扬光大”了。笔者不敢低估张艺谋印象系列迄今为止取得的巨大成功,特别是”兵马俑模式”给他个人带来的巨大商业成功。 走下大屏幕,走进实景剧场,”印象”的”排场”可谓有增无减。《印象o刘三姐》那方圆两平方公里的漓江水域,十二座山峰及广袤无边的夜之天穹,构成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山水实景剧场。总投资过亿元的《印象o刘三姐》也是目前国内最大规模的环境艺术灯光工程及烟雾效果工程。 坦率地说,当初,笔者也曾被《印象o刘三姐》所震撼,看过《满城尽带黄金甲》之后却顿悟:”印象”系列无非是旅游演出版的”兵马俑模式”–冲击人们视觉的武器,其实就是那时而艳丽的红,时而变换成浓重的蓝,时而又……的所谓如诗如梦的色彩视觉大变幻。本身应作为背景、烘托气氛的色彩,异化为演出中一个实实在在的主角。依托漓江的大背景,依靠色彩的恢宏气势和在形式上的变化,600余人的浩大演出像一幅大型拼图,把刘三姐的经典山歌、漓江的渔火雾影和少数民族的风情等元素机械地组合,这种”印象”很难说能够提供震撼旅游者心灵的审美价值。 而相对于2.5亿元的巨额投资,套用”兵马俑模式”的《印象o丽江》乃至即将上演或正在筹划的《印象o西湖》、《印象o武隆》、《印象o西安》等构建的蔚为壮观的贴牌”印象”系列,其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又会有多大呢?”印象”系列或许试图开创艺术领域的”麦当劳”模式,然而,它真的一定会像餐饮行业那样获得持续的成功吗? 期待”兵马俑模式”的终结 壮观的气势这种美,成本太高,可复制性强,创意程度较低。《满城尽带黄金甲》宣示了”兵马俑模式”的巅峰,盛极而衰是它必然的归宿。张艺谋如果不能改弦更张,也就意味着其艺术创造力和艺术生命已成强弩之末。 “兵马俑模式”在张艺谋手中被玩得得心应手。毫无疑问,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会给中国带来绝佳的发展机遇。如果单从旅游这一个方面说,北京奥运会的开、闭幕式就是北京奉献给境内外游客的一个重量级的文化旅游产品。作为规模宏大、亿人瞩目的体育盛会和文化盛会,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和闭幕式,应该能够体现人文奥运的精髓,展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魅力和当代精神,让全世界的人们了解中国丰厚的文化内蕴和高尚的价值品位。 尊称张艺谋为大师的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副总导演陈维亚,曾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转述了一位西方导演对200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兵马俑俑阵的赞美,并坚持认为”人海战术是我们的长处”。笔者完全有理由为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捏把汗。 总之,我们不希望一年之后看到的是“兵马俑模式”的奥运会开、闭幕式。相反,我们期待《印象•大海》将是一个不同于以往的全新艺术创造,期待“兵马俑模式”从此终结于“印象”,期待张艺谋把商业运作有机地融于艺术追求之中,开辟出崭新的艺术蹊径(原题《刘思敏:张艺谋能否终结“兵马俑模式”?》刘思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