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境海岛游、环球邮轮旅游您的无二之旅 - 高端定制旅游专家!今天是:
出国旅行网
旅游网站大全
当前位置: 出国游 > 出境旅游常识 >

评论:台湾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经验与启示

时间:2020-08-09来源:海岛游 JetGo.cn 环球邮轮旅游官网:https://www.jetgo.cn

台湾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经验与启示:1、转变观念,开拓思路,加快农业转型,开发农业功能,为发展观光休

台湾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经验与启示:转变观念,开拓思路,加快农业转型,开发农业功能,为发展观光休闲农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休闲农业发展必须考虑各地区社会经济条件,因地制宜等。

一、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概念、特点与意义

1、休闲农业概念

休闲农业是利用农业自然环境、田园景观、农业生产、农业经营、农耕文化、农业设施、农家生活等资源,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体验等多项需求的农业经营活动。休闲农业也是以农业为基础,以休闲为目的,以服务为手段,以城市游客为目标,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形态。休闲农业也是深度开发农业资源潜力,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业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

2、乡村旅游概念

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范围内,利用乡村自然环境、农林牧渔生产、民俗节庆、民族风情、农村文化、村落古镇、农家生活等资源,通过科学规划和开发设计,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娱乐、健身等多项需求的旅游经营活动。

3、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特点

1)体现乡土性;

2) 具有文化性;

3)具有休闲性;

4)形式是自由性的;

5)具有参与性与体验性;

6)目标市场是城市。

4、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意义

1)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2)可以使农村自然与人文资源,增加了价值。

3)可以促进城乡统筹,增加城乡之间互动。

4)可以挖掘、保护和传承农村文化。

5)可以保护乡村生态环境。

二、国际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经验与借鉴

1、乡村旅游的兴起

都市化发展快速:居民生活在拥挤、喧嚣、污染充斥的城市环境中,生活步调加速,让人们容易产生内心焦虑、紧张、过度压抑,生活环境质量低落,让人们更向往大自然怀抱。

增加传统农业转型,活络乡村经济:乡村旅游的发展能带动传统农业转型,提供城市居民田园景致、自然生态以及农村活动的体验,未来更多城市居民的涌入乡村,将增加农村就业机会,带动农村的发展。

城市居民对休闲生活需求殷切,间接带动乡村旅游发展:各国由于经济成长、基础建设渐趋完善、交通便利,进而缩短城乡差距,加强到乡村的易达性;生活水平提升唤起人们对休闲生活的重视。周末假日到乡村休闲渡假成为一种拉力,乡村旅游因而备受欢迎。

2、发展阶段与类型

乡村旅游是最起始于欧洲,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纵观国际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阶段:

1)萌芽—兴起阶段,在19世纪初,城市人开始认识农业旅游价值,并参与了乡村农业旅游,如法国、意大利。

2)观光—发展阶段,在20世纪中后期,乡村观光农业发展,形成农业和旅游相结合的新产业,如西班牙、日本、美国;

3)度假—提高阶段,在80年代以后,观光农业由观光功能向休闲、度假、体验、环保多功能扩展,如日本、奥地利、澳大利亚。经过多年的发展。

国际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已形成以下八种类型:①观光旅游型;②休闲度假型;③参与体验型;④文化娱乐型;⑤学习教育型;⑥品尝购物型;⑦疗养健身型;⑧回归自然型。

3、德国乡村旅游的发展

发展背景:德国于十七世纪中叶,因粮食生产过剩导致农民所得减少,为配合农业结构之改变,鼓励农民重修农宅,以吸引都市居民「农庄渡假」,发展乡村旅游。

管理评鉴制度:德国政府为提升乡村旅游的休闲市场与服务质量,实施严格的乡村旅游评鉴制度。

乡村旅游质量管理机制:德国农业协会为保障游客乡村住宿权益、休闲产品选择与安全性,及维护渡假期间的休闲质量,乃提出渡假农场的认证申请,开启了乡村旅游质量管理制度。认证项目包括协商认证、登记认证、检验证明、产地认证、卫生认证。1993年则将「渡假农场」经营概念提升为「乡村渡假」。

度假农场与乡村渡假评鉴制度:1994年起乡村旅游质量认证标章,分为渡假农场认证标章与乡村渡假检验标志两类,渡假农场是指正常营运的农场兼休闲渡假服务;乡村渡假是将废弃农场转作为渡假休闲用途,两者除农场定位不同外,其认证内容则大同小异。

德国乡村旅游发展成果:

旅游人次方面:1998年德国国内渡假人口为6340万人次,其中渡假农场过夜者高达2500万人次,渡假农场则有210万人(约占3.3%),相对于1995年的150万人,成长40%。

经济效益方面:1997年总计有2万个渡假农场,共创造7亿马克的营业额,若加上农场外的乡村餐饮与相关休闲活动消费,营业所得高达7亿8千万马克。另外,2002年乡村旅游的经济产值占德国国内旅游总产值4-5%。

4、日本乡村旅游的发展

发展背景:1980年代以后,日本民众热衷园艺及绿色旅游,产生更多「自然居住」、「退休后归农」等回归田园现象。泡沫经济化后,许多原本热门的主题乐园及豪华饭店相继关门,人们再度领略朴实自然及田园文化的真正价值。为此能够结合乡村与都市「绿色生活运动」作为全民运动。农会、生产协会、工会都团结使「绿色生活」运动盛况空前。

绿色旅游政策:1992年农林水产省提倡绿色旅游,推动「都市与农渔山村共生、对流活动」,乡村地区农业协会加强整备民宿、农村体验、农村节庆祭典、农特产贩卖、乡土料理等设施;另外都会区农协则分担宣传教育、掌握都市居民的需求与都市地区学校及消费团体协调联系合作。因此日本绿色旅游的成功,乡村地区农协的努力功不可没,而都市农协的积极推动也是重要关键。

5、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乡村旅游的发展

新西兰:是举世闻名的畜牧王国,国内观光旅游业的收入成为新西兰主要外汇收入。乡村旅游以观光牧场为主,全国包括各种不同特色的牧场,许多大型牧场皆开放住宿,拥有大规模房舍并安排导览活动;但一般家庭式牧场,因为牧场主人在子女长大后独自在外居住,利用空出之多余房间或仓库稍加整理而开放经营。

澳大利亚:政府为促进观光农业的发展,辅导成立澳大利亚农业旅游公司,是法人营利组织,其成立宗旨在展示澳大利亚的乡村风貌,并协助安排观光行程、参观农业及访问农村人物,对于前往澳大利亚观光的观光客,旅程安排有牧牛之旅、作物之旅、畜牧之旅、综合观光之旅等几种旅游供观光客选择。

6、美国乡村旅游的发展

发展背景:美国乡村旅游的精神可远溯自十九世纪上流阶层的乡村旅游;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由于工业化及都市化的脚步加快,许多美国人拥有更多的财富与余暇,然而居住环境及家庭联络却与农村环境断裂,其内心之理想或实际层面上仍认同于农村传统。

美国第一个「休闲牧场」系于1880年出现北达克塔州;1925年许多休闲牧场成立协会,以便与铁路公司联系,1945年左右,许多东部的富裕家庭前往西部怀俄明州或蒙塔拿州度长假,此后这类颇为贵族化、精英化的渡假方式逐渐普及至中产阶级。

目前美国有2000处以上休闲农场;虽然全美各地皆有,但其分布型态呈现两极化的趋势,以密西西比河为界,东部多为「休闲农园」,而西部多为「休闲牧场」,以怀俄明州最为显目。

7、乡村旅游已成为新型旅游趋势

1970年代起,法国、德国及葡萄牙等欧洲国家,历经石油危机,国家经济不景气,针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朝向乡村旅游发展,这些国家乡村旅游发展较其它国家成熟。

荷兰人偏爱山区和乡村旅游,40%国内旅游客住宿在帐篷或休旅车;法国暑假的乡村旅游人口占25%。

日本和韩国经济型态的转变,居民休闲意识强,城市居民休闲生活型态转向城郊、乡村,寻求新的旅游空间,乡村旅游蓬勃发展。

都市人口在总人口比率集中度越高,对于乡野生活的需求越高,乡村旅游发展快。

三、中国台湾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经验与启示

(一)台湾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背景

1960年代农业开始快速的萎缩,整个产业结构逐渐由农业转型为制造业、服务业。

1990年代中期,服务业就业人口超越50%,而农业就业人口则跌破10%,目前台湾服务业就业人口更超越70%,农业面临空前生存危机!

台湾加入WTO后农业遭受重大冲击,逼迫农业部门积极改善农业结构,寻求新的农业经营方式,突破农业发展瓶颈,始于1989年正式启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政策。

(二)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功能与意义

1、功能

1)经济功能;2)社会功能;3)教育功能;4)环保功能;5)游憩功能;6)医疗功能;7)文化传承功能。

2、意义
1)改善农业生产结构;

2)活用及保育自然与文化资源;

3)提供田园体验机会;

4)增加农村就业机会,提高农家所得;

5)促进农村社会发展。

(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阶段与任务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阶段:

1、观光农业时期(1971-1989年)

百度一下:评论:台湾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经验与启示 查找更多相关信息!


360搜索:评论:台湾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经验与启示 查找更多相关信息!


Google Search:评论:台湾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经验与启示 Find more information!


欢迎国内外景点、酒店、旅行社合作,免费入驻出国游!E-mail:iyatrip#163.com (请将#号替换为@)


------分隔线----------------------------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